校史长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一中>校史长廊 > 详细内容

缘结松台山

来源:作者:陈炳汀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逝去的青春,再次被我拾起,虽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温馨。古田一中高中两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结识了一批可亲可敬的老师,感受到了严父慈母般的爱;让我遇到了一群纯真可爱的同学,大家凭着质朴的理想、执着的信念,并肩作战,风雨同舟。师生情谊似酒浓,同窗友爱永难忘。

我永远不会忘记1978年的秋天。这一年,我有幸成为全县中考高分考生中的一员,如愿以偿地被古田一中录取,从此与松台山结下不解之缘。入学初,我和陈建铨、余小强、黄昭波、曾起腾等四位同学被编排在成绩最优秀的高一(1)班。我们同居一室,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内心洋溢着告别农村艰苦劳作的喜悦,也满怀着考大学吃皇粮的美好憧憬。但由于我们五人初中在农村中学(包括小学附设初中班)学习,英语底子相对薄弱,入学一个月后便被学校调剂到了高一(3)班。这个特殊的班级由毕业于农村初中而中考成绩又较好的同学组成,他们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故而被城关同学戏称为“乡下班”

初入乡下班,少不更事的我充满了挫折之感、郁闷之气和失落之意,甚至一度对前途失去信心。而班主任又是一位体态丰腴,说话粗声大气的中年女性,与我的期望大相径庭。我禁不住暗问自己:这就是我们乡下班的班主任吗?后来才听陈建铨同学谈起,她是江娥英老师,教化学,也来自农村。一周后,娥英老师单独找我谈话,她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表扬我聪明好学,学习和文娱的成绩都很优秀——后来才得知她和我小学班主任陈圣爱老师是同学。她鼓励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面对挫折,敢于克服困难,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正是这一次温暖人心的谈话,一下子改变了我对她幼稚的看法,我接受了她,并渐渐地喜欢上了她。

当时我们仅仅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小毛孩,许多人并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自理能力较差,也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费,有的女生还会因思家而暗自哭泣。更糟糕的是,还偶尔发生个别同学丢失生活费的现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娥英老师就利用班会课教导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怎样保管钱物,怎样理性消费,怎样处理生活细节,鼓励我们自立自强,培养顽强意志。当看到晚自习后部分同学在宿舍走廊昏暗的路灯下继续学习时,她劝告我们要爱惜身体;而当其他班级的同学说我们(3)班都是乡下人时,她挺身而出,严肃批评那些同学,责问他们(3)班的同学哪点比别人差……在娥英老师慈母般的教诲和呵护下,我们逐渐学会了自理自立,懂得了合理消费,不再和别人攀比吃穿,甚至开始对自己乡下班的特别身份感到自豪。当同学们在学习、劳动等方面取得成绩时,她就满脸兴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跑步时晕倒在地、饿晕在教室、过冬没有棉衣御寒时,她自告奋勇向校领导申请给乡下班特殊补贴。正是有了她,乡下班才有周末二两的加餐面条,才有了学校单独发放的油炒面茶,才有了御冬的厚棉衣。这点点滴滴的关爱,早已经深深镌刻进乡下班同学心底,并使我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缺乏感恩的商品经济社会里,依然不忘初心、以情暖情、回报社会!因此,如今每逢同学聚会,同学们只要一谈起古田一中往事,都会想起她——这位朴实善良、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高二文理分科,但同学们依然在同一食堂就餐,同一操场跑步,晨起继续在宿舍周边背诵英语单词。难忘余小强同学发明的英语单词速记法。他用小纸片装订成小册子,将课本英语单词抄写在上面,随身携带,随时记诵。此法效果很好,同学们纷纷仿效。通过大家努力,乡下班英语成绩在很短时间内就赶上英语成绩出色的(1)班。还记得陈永章同学的宿舍是大家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他拥有一个大木箱,收藏了几十本小说,大家争相借阅,他也因此成为乡下班名人。课余时间,大家还在一起打篮球,下象棋,其间总是欢声笑语不断。乡下班成了我们其乐融融的共同家园!

高二时王家滋老师担任我们乡下班的班主任并教我们数学,从此与我们结下不解之缘。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国字脸,很符合当下“高大帅”的标准。他的教学方法颇有特色,每节课前10分钟出一道数学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完毕,然后进行点评。他讲课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简洁易懂,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数学老师。上了一个月数学课,我的数学成绩就大幅提高,名列年级前茅。后来我还和黄昭波、邹毅等几个同学一起参加宁德市数学竞赛,昭波同学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王老师像父亲一样关爱着我们,除管我们学习外,他还用心照顾每个学生的生活,尽力为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困难补助。他是我们乡下班同学心目中共同的王牌老师

这时李扬强老师也走进我们的生活。他教我们语文,上课声音洪亮,激情满怀,课文解读要点明晰,作文指导注重章法。当年我的语文基础薄弱,甚至不知何为作文,但他依然耐心教授我写作方法,重点训练我如何做到承转合,我从中受益匪浅。上他的课,我常常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海洋之中。他讲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将我们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多年以后,当欣赏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时,我的脑海里依然会浮现当年李老师授课的情景。而我们的另一个语文老师倪可源先生则是古田一中“汉文伯”,我们高一的语文教材就是由他牵头与几位语文老师合编而成的。他的古文功底深厚,教学方法独特,许多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讲解“家”字,他说 “宀”是房子,“豕”是猪,房子里养有猪就是家的标志。这样解释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好记难忘,非常契合乡下班同学的认知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终于在1980年秋季顺利考进福建医科大学,并于1985年毕业分配到古田县医院内科。工作以后我一直努力上进,刻苦钻研医学知识,以求报答母校和老师对我的厚爱。

王家滋老师不幸在1998年7月1日因脑出血偏瘫,到古田县医院内科治疗,我及时安排他住院,认真制定诊疗方案,细致观察病情,并请省级医院专家指导治疗。由于医治得当,他的病情慢慢稳定,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但仍遗留下运动性失语后遗症。于是我又联系到省立医院的林隆辉同学,安排王老师住进该院神经内科。经古田籍雷惠新教授的悉心治疗,王老师身体各项功能明显改善,生活也能够自理了。但由于两次长时间住院,王老师的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陆开锦和邹毅等同学便立即发动乡下班同学捐款,以缓解他的经济困难。可祸不单行,200311月师母(原系古田县医院的退休员工)不幸在家中猝死,乡下班同学闻讯后全体震惊!王老师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孩子的就业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成了我们的心病。后来通过省城陆开锦、邹毅同学,宁德游万滨同学以及其他同学的全力呼吁,并在县委、县政府、古田一中校领导的关怀下,顺利解决了王老师子女的就业问题。此后,王老师因患病多年,原有疾病逐年加重,多次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期间我和魏有厂同学始终悉心照顾,尽早安排住院,认真制定治疗方案,他也多次如愿恢复出院。2014年4月中旬王老师因病危再次住院,我们及时让他入住重症监护室,组织全院专家会诊,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王老师得以安返家中。但全程治疗所花费用巨大,其子女均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此时我们乡下班同学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我们及时宽慰他的子女,鼓励继续治病。同时我和陆开锦、邹毅等同学商议,决定再次发动乡下班同学捐款,具体工作由古田城关的几个同学负责。短短一周,我们就收到捐款人民币四万余元,解决了燃眉之急,挽救了王老师的生命。在此期间,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黄昭波等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大多请假专程赶回古田,探望王老师而我作为王老师的学生,能够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为恩师的康复尽绵薄之力,也感到无比欣慰。

参加工作后,我还有幸与李扬强老师有了更多接触机会。工作之余,我经常向他请教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及工作中的困惑。他总是循循善诱,教导我一些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师生的感情也日益加深。每当他听说我在工作中取得小小成绩,总会告诫我要戒骄戒躁,善待患者,从善如流。从中,我读到了恩师宽阔的胸怀和与人为善的美德。李老师退休后有时难免身体不适,我便经常到他家拜访,顺便进行诊治,省去了他的许多麻烦。2014年他不幸患脑卒中来我科室住院,我精心治疗,悉心照顾,直到他康复出院。近十年来,李老师老当益壮,致力于古田地方文化的发掘与研究,相继完成《蓝田古文化》、《蓝田引月》和《古田联拟》等力作。每当新著出版,他总要签名题字,亲自送到县医院。那一刻我感动满怀!

大学毕业后,我经常拜访母校,漫步校园,怀念青葱岁月;也常邀乡下班同学到原乡下班教室坐坐,原来的宿舍、食堂走走,回忆当年学习和生活的情景。余小强同学从美国学成归来,陆开锦、倪如晶、邹毅、游万滨等同学回古田,我陪同看望恩师,聆听教诲。当听到乡下班同学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绩老师们总是那么高兴和自豪。尤其是倪可源老师,90多岁高龄,还能准确无误地叫得出每位同学的名字……往事悠悠,点点滴滴汇聚成记忆的暖流,流淌在每个同学的心房。此时,师生真情荡漾,其乐融融。我们由衷感受到乡下班是我们共同的家,诸位恩师是我们共同的家长。

回忆往事,心潮起伏。感谢母校,感谢恩师,感谢乡下班,感谢上苍赐予我的这份缘分!

 

陈炳汀,古田一中高中1980届校友,1985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为古田县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


(选自古田一中校园文化丛书之《三山往事》,江元堂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本文如与原书有出入之处,以原书为准。)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