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长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一中>校史长廊 > 详细内容

张灼然||回忆母校的搬迁与创建

来源:作者:张灼然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生于1948年,古田一中的龙首山旧校园我曾游玩过,但其搬迁我没有经历过,不过,我参与过有相类似的古田二小的搬迁。而一中的创建我参加过,作为学生的我也曾为母校的建设添过砖加过瓦。此文的不少材料来源于其他前辈老师的回忆,尤其是倪可源老师,在此谨表谢意。

古田一中在旧城的原校址位于城东面的龙首山。从校园的地形来看,有点类似马头,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校园雄踞龙首山顶,松竹点缀其间,曲径环绕校区,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站在校园高处,可以俯瞰城区全貌。记得孩提时曾多次进一中校园游玩,捉迷藏,打野战,摘果子……印象中校区是拾级而上的,两旁是简陋的平房教室。山顶上还遗留着战壕,据说是当年十九路军修建的。站在山顶俯瞰城区,但见城墙环绕,房舍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特别是剑溪贯穿全城,为古田旧城增色不少。宋朝邑令李堪曾作“玉田八景”诗,其中《剑溪渔唱》诗曰:“水过云津势渐平,双溪汇作剑溪清。渔舟往来无人见,隔竹时闻欸乃声。”道出了剑溪的绝佳美景。龙首山遥对剑溪,龙首饮剑溪,堪称绝配。这里确是块风水宝地!

1957年,国家根据“一五”计划建设古田溪水电站,并建造新中国第一个地下发电厂房。为此,古田县城将被淹没水底,古田一中迁校在所难免。为了做好一中的安置工作,有关部门多次到实地勘察并和校方反复商榷,最后确定将新城南郊的松台山麓作为一中新校址。就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而言,此地建校胜过龙首山,实乃新校的首选之址。校园北面(正面)临近玉田山,旧称后门山,是古田新城的屏障,现已辟为玉田公园。南面遥靠华山。华山乃我县名山,其顶峰橄榄岗海拔1210多米,可一临眺三县(古田、闽侯和闽清),风光无限好。西面遥对五华山。这是一座文化名山,为“玉田八景”中的“华顶秋霞”之所在。李堪有诗:“何处栖真远世纷,五华高顶绝尘氛。仙翁自有餐霞法,漫使人间望彩云。”今山顶尚存道观真武宝殿,系游人登临探幽之地。东面遥指昆山髻。此山高达1342多米,盛产杜鹃,五一前后,山花烂漫,游人如织。名山环绕名校,难怪日后人才辈出。

县里请来省级专家设计新校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松台山麓的地形特点,遂决定采用梯形布局,建筑群体的设计舒展大方,较之旧校园的小家碧玉,新校园可谓大家闺秀。新校园还为将来远景规划留下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当然也留下一些遗憾。那就是在确定校界时,未能将校园扩展到“六一四”路边。当时如能把县供销社和原城关公社办公所在地等周围的土地归入古田一中范围(这在当时并不困难),那古田一中的布局就锦上添花了。

新校园的建设是当时新城建设的优先项目,由一中总务处主任陈寿城负责基建。建筑工人忘我劳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建起两层砖木结构办公楼1座、教学楼3座,两层土木结构学生宿舍楼3座,还有单层土木结构的食堂、膳厅(兼作礼堂)各1座。其他配套工程也大体完工。

1958年2月,迁校的前期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龙首山校园的果树和名贵花木先移栽松台山新校区。陈镜波、林仁钗、魏禧、吴登岳、林春森等老师带领高中生组成的先遣队,在新校园边上课边劳动。他们清除积土,填平洼地,修整道路,开辟操场,除了移栽花木果树外,还在新校园里栽种了桃树、番薯等,出色地完成了迁校的前期工作。

紧接着,学校组织由各班班主任、班干部和团员组成搬迁运输队,把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学生食堂和宿舍等的财物分批搬进新校园。新旧校址相距10公里多,师生们靠人拉肩扛顺利完成了迁校的二期任务。

5月1日,是古田一中的乔迁之喜。这一天,全校总动员,在校长申庆余的带领下,全体师生或推车,或肩挑,或抬扛,浩浩荡荡从龙首山出发,向新校园挺进。一路上,大家你追我赶,欢声笑语激荡在古谷公路上空。徒步搬运劳动量大,这对师生是个很大的考验,但师生们不怕苦不怕累,连头发斑白的老教师甘清英、廖增翰、张书竹、王福钟、林韶音等也老当益壮,提教具,扛板凳,纷纷加入搬迁队伍。这是一支特殊的搬运队,在大跃进的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尽快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搬迁劳动持续进行,大家不辞辛苦,日夜兼程,往返于新旧校区,在短短的六七天时间里,就完成了全部搬迁任务,如期在新校园里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我当时就读于古田二小二年级,虽未曾目睹古田一中的搬迁,但也经历了这前所未有的迁校劳动。记得那是暑期的一天,天才蒙蒙亮,我们全体师生集中在校园里。因为人小,老师只要求我们班的同学每人搬一条课桌椅。我扛着椅子,跟随搬迁队伍徒步行走于古谷公路上。10公里的徒步路程,对于我们这些10来岁小孩子而言,也是够辛苦的,更何况还要扛一条椅子。我们只能走一段路,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开始时大家还很开心,歌声、笑声、口号声时起彼伏,后来只能用沉默、喘息声来代替了,但我们还是坚持着。在搬迁队伍中除了我们学生,还有居民、工人、机关干部,大家聚集在一起,为早日建成水库而奉献一份力量。搬迁场面非常壮观,长蛇形的队伍望不到边,手扛、肩挑、车拉汇成一股巨流,向着共同的目标——新城进发,前进!

迁校劳动结束后,就转入创建新校园的劳动中。虽前期准备充分,但仍有数不清的工作在等待师生们去完成。这些创建劳动,在可源老师的《从旧城龙首山迁校于新城松台山琐记》一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下面所述,是我就读于古田一中后所经历的印象较深的几件与校园建设有关的事。

辛稼轩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向以描绘田园风光的恰切而倍受称道。今天的一中学子或许想像不到,母校初期的校园,就曾出现过相同的景象。其时学校也有几亩稻田,它就在校门前后两旁,是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夏天,特别是夏夜,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吹奏着和谐的交响曲,欢迎、欢送来晚自修的莘莘学子。尤其是稻谷开花季节,走进校园,稻花的清香便扑面而来。稻田是高中部学生劳动的场所,却是我们低年级学生的乐园:摸泥鳅、拾田螺,追逐蜻蜓,偶尔还会逮住小青蛙……

我们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场地在桃树林,据说它是古田最早、也是面积最大的桃花园,位于今学生宿舍培英楼南面,也就是原部队电台所在地。如今部队电台已撤走,该地被租赁给一家企业,但愿不久能把这块原属于一中的宝地收回。对此,我翘首以盼!

那是1963年,我读初一。当时每星期至少有半天劳动课,除了修整操场等劳动,我们年段主要的任务就是管理这片桃园。桃树是高中部学生栽种的,由初一、初二年段八个班级划片管理,主要任务是为桃树松土、除草、施肥,防止病虫害。班级之间还开展评比活动:看看哪个班级的桃树长势好,桃花开得美,桃子结得大。这下同学们可来劲了。我们在班主任林希慈老师的带领下,为争取第一而经常在桃园里、桃树下挥洒汗水。在管理桃园的所有劳动中,最累最脏的活要数给桃树浇灌粪肥粪肥要到百米开外的厕所掏,因人小,只好两人合抬一只便桶。中间要经过上下陡坡,我当时个头稍大,一般走在后面,除了使劲外,还得忍受那熏天的臭味。一个下午的劳动,人都成了臭人。当时我们初一乙班曾获得评比第一名。臭尽香来,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便经常来桃园赏花,享受劳动成果。“桃花美,桃花艳,开在那三月间……”谭晶《桃花谣》婉转动人的歌声,唱出了对桃花的高度赞美。现时的我,经常陶醉在这美妙的乐曲中,因为它会将我带回五十年前的桃花园。

桃园里除了这一大片桃树外,还栽种有几十棵厦门柚子树和枇杷树,另外还有芭蕉树和杨梅树等。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校园里便弥漫着花香果味,广大师生的心里,自然就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开掘南山最早通道的劳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校如今美丽如画,但在创建初期,校园里却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并且长达好几年。

其主要原因是一中选址时截断了吉兆村前往新城的通道,所以建校后,校方只好允许吉兆村民通过校园前往新城。这下可热闹了,校园成了赶集的通道,各色人等络绎不绝地穿梭于校园。最令人尴尬的是,那些挑粪的也时常混杂其间。当时吉兆村民经常到城关买粪便,然后挑着慢悠悠穿行于校园,在初中部上课的师生首当其冲,经常闻臭味,只能捂着鼻子上课。后来校方上报有关部门,多次研究解决方案,最后决定沿着气象台山脚,挖掘一条通道,以方便吉兆村民行走。

任务下达给初二和高一年段,采用各班包干制,限期完成。当时我就读初二,我们班充分利用每周的半天劳动课和周末时间来抢修。挖土,挑土,大家分工明确;鼓干劲,争上游,很快就挖通一条两米多宽的便道。接下来是修路,即在路基上铺石子与沙子,这才是工程的核心部分。我们要到1公里远的河边拾石头,挖沙子,然后用土箕挑回来。这可是重体力活,我们都还小,确实有点吃不消,半天下来,全身都湿透,但大家咬紧牙关不退缩,要为校园的清新美丽而出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我们8个班硬是开掘出了一条像样的通道。这时候,学校才把后门关闭,让吉兆村民走新路,尽管他们开始时还不大情愿。这条通道,就是今天南山路的雏形。想想自己那时候还真了不起,都成为开路先锋了。

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松台山校园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旧时创建的痕迹多已荡然无存。特别是近几年,校园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相信母校明天的校园会更美丽!

 

张灼然,古田一中高中1968届校友,毕业于宁德师专中文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任教于古田一中并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古田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曾任古田县政协委员。

  (选自古田一中校园文化丛书之《三山往事》,江元堂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本文如与原书有出入之处,以原书为准。)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