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推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基地校建设>国学推广 > 详细内容

杂谈《论语》四隅

来源:作者:高一(1)班 柳逸凡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忆昔文宣王,满腹文章,三千门人排左右,七十二贤列前后,虽难免无常,其思想之毫光亦绽得四表纵横。

每阅《论语》,我心中总是盈满敬畏,总觉平日那份久没于心尘中的“仁”正被唤起。似置身杏坛,谛听希夷妙理。字字真诠,使我年少轻狂的棱角圆润许多。

今日草草涂鸦几笔,择几处笔者自以为通透之间,抛砖引玉,兼抒已怀。

持满戒溢

尔时,子于庙堂之上,见宥生之器,言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令弟子注水试之,然也。因叹曰:凡诸物满者皆覆。弟子问曰:何以持满而不覆?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武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后世魏玄成公又于《醴泉》有云:“居高思坠,持满戒溢”者盖同理。观古今之变,持满戒溢者鲜,持满而溢者多矣。项王轻范增忠谏而拔山力尽;苻坚兴攻伐反自断国祚。立身处世,当以谦守功,以逊待誉,以愚养智,如此,方得圆满。

失人失言

子曰:“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夫子于闾巷桑梓,温谦平和,似不善言辞之老叟;于宗庙朝堂,引经据典,舌辨臣公;与上大夫谈,中正直率,如诤臣;与下大夫谈,侃侃和融,一堂和气;与君谈,恭敬不失威仪,不张不驰。不失人,不失言,须大智,须勇气,须仁德。吾深受其敬,于长,于幼,于师,于友,出言必诫己而三思,日久则言自毋失。余常叹杨祖德,于魏武前失上下之礼,巧智妄语,尤“鸡肋”之事为甚也。复入夺嫡之争,醉而讪谤鄢陵侯曹彰,终因“前后漏泄言教”归空嗟乎!嗟乎!是谓失人失言矣!

德者自威

子离曹入宋,与诸贤俱,习礼于树下。时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斫木以难之。弟子恐,将走,曰:“可以速矣。”子泰然处之,答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文宣王以德作困厄之梯航,待枯木以逢春,后道、释二门亦多有琅宫羽士,兰若僧流等众效之。忆昔文公天祥,于刽人刃下,色不挠,身如华岳立。拒元帝相位,面南三稽首。既斩,无帝旨至,欲赦而晚矣。见者闻者皆伏地而恸,无人亦畏之,后奉其为都城隍。文公诠福国显忠之行,德备而自威,存浩气于碧血凝芳处。是故德者安天命,尽人事,不惧逆,如文公履善,于公忠肃之辈也。

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神宗时,有名相王介甫,司马光。一推新法,一持旧政。故常唇舌针锋朝堂之上。昔光失势,神宗问介甫光其人何如,介甫称之栋梁,赞其品节才德。后介甫遭谪,神宗复问光介甫其人何如,光赞其有古君子之风。神宗听罢,喜而赞曰:“卿等皆君子也。”

君子之交,纵道异志迥,亦尊其之品,称其之德,此谓“和而不同”。与人交,当效此风。是亦乃今阎浮中所缺矣!

《论语》之妙,如无尽海藏,文中四论,或未参透,凡有未陈,不可尽述。辍笔观其杂乱粗陋之语,系一时神来有感。若文宣王有灵,当笑我舌吼风雷罢!

(指导教师:林惠容)

 

 点评:小作者作文自成风格,很见功力。一则古文功底深厚,通篇文言文写作,实乃不易,可喜可贺;二则对《论语》解读通透,会独立思考,有思想,可钦可敬;三则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有积累,有学识,可叹可赞;四则语言表达整饬匀称,简洁有力,字字珠玑,可圈可点。(林惠容)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